《越人歌》是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的越人所创作的一首诗歌,是中国最早的译诗,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。
越人歌
今夕何夕兮,搴舟中流。
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。
蒙羞被好兮,不訾诟耻。
心几烦而不绝兮,得知王子。
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。
心悦君兮君可知?
注释:
①搴(qiān):拔。搴舟,犹言荡舟。
②被(pī):同“披”,覆盖。
③訾(zǐ):说坏话。
④诟(gòu)耻:耻辱。
⑤几(jī):同“机”。
⑥王子:此处指公子黑肱(hēng),字子皙,是楚共王的儿子。
⑦悦:喜欢。
心悦君兮君不知
译文:
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,我驾着小船在河上漫游。
今天是什么日子啊,能够与王子同船泛舟。
承蒙王子看得起,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,责骂我。
心绪纷乱不止啊,因为能够结识王子。
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,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。
两情相悦是爱情的开端
赏析:
起首两句“今夕何夕兮,搴舟中流”,一开始就写出了君臣同游的月夜泛舟的美妙情景。在一个美好的夜晚,和心爱的人共泛兰舟,是非常浪漫的事。“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”,与前面的“今夕何夕兮”相呼应,表达了内心的激动与惊喜之情。
“蒙羞被好兮,不訾诟耻”,意思是承蒙王子的厚爱,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,责骂我。这两句是越国女子内心的真实写照,她的心情是激动、兴奋而又带有几分羞涩的。
“心几烦而不绝兮,得知王子”,她的内心是纷繁复杂的,波涛汹涌的,但是能够结识王子,她又是非常开心和激动的。这两句表现了她对王子的爱慕之情。
最后两句“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”,是这首诗的千古绝唱,也是流传最广的诗句之一。这两句用了比兴的手法,以山上有树,树上有枝来比喻自己对王子的爱慕之情,但是王子却不知道。这种比喻非常贴切,也非常含蓄,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羞涩和对爱情的憧憬。
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,以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手法,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,以及对跨越阶级的爱情的抒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