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导航
首页 常识

汗血宝马的故事(关于汗血宝马的神话传说)

2024-07-10 09:15:18 浏览:100

“汗血宝马”,我想这大概是除葡萄干、大枣等土特产以及古丽、亚森等帅哥美女之外,最令我们熟知的“西域特产”了。

首先,我们要明确,古代的西域并不仅仅指现在的新疆地区,而是泛指河西走廊以西的广大地区,包括现如今的中亚诸国甚至更西的地区。

关于汗血宝马呢,有很多传说,大家也都很熟悉。今天咱主要就说道说道这汗血宝马的产地,以及最夸张的“汗血”之谜。

汗血宝马

西域自古产良驹,新疆有,中亚也有。新疆良驹,比较有名的如伊犁马(又称西极马),焉耆马等,还有现在珍稀野生马种普氏野马。而中亚最有名的良马呢,就是汗血宝马了,即“大宛马”。

“始祖马”:普氏野马

焉耆马

史书有云“天子好宛马”,这个“宛马”的宛就是史书上的“大宛”。大宛是哪里?就是现今乌兹别克斯坦,具体一点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区。所谓“宛马”就是现在我们的,也是历史上传说的“汗血宝马”。班固《汉书·张骞传》有云:“言大宛国有高山,其上有马不可得,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,与集,生驹,皆汗血,因号天马子云”

汗血宝马

这段话,不仅说明了汗血马产自大宛,还说是普通马与“不可得”之马(就是神马或天马)交配而来的。既然这宛马的诞生具有神话色彩,那么再赋予它一些玄幻色彩的特征也就不足为奇了,比如“汗血”。

到了唐代,汗血马的传说一直在延续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记载吐火罗人时说:“居葱岭西,乌浒河之南,古大夏地……北有颇黎山,其阳穴中有神马,国人游牧牝于侧,生驹辄汗血”

这句史料跟上一句如出一辙,唯一的区别是这个地区变成了吐火罗人的地区,大夏故地。

据说呢,唐代的“汗血宝马”至今依然有其后代,就是如今中亚的阿哈尔捷金马,不过它不再是大宛国,即乌兹别克斯坦,的特产,而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。现如今,汗血宝马难寻,而阿哈尔捷金马又是现存最古老的马种之一,纯种的且其“日行千里”的特征与史书汗血马相似,因而很多人认为,传说中的汗血宝马,就是现如今的阿哈尔捷金马。保守点说,阿哈尔捷金马也可能是汗血马的一个分支,是兄dei!

阿哈尔捷金马

阿哈尔捷金马外表神武,身形高大,体型俊美,头细颈高、四肢修长、皮薄毛细、轻快灵活,且具有惊人的持久力和耐力,可以长距离的骑乘。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,该马经常被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,并且经常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,有点像中国的大熊猫。英、法、德、俄等国的名马,也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。

说“天子好宛马”,是说的汉代皇帝。汉朝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意识到,匈奴人之所以厉害,是因为铁骑兵厉害,战斗中具有绝对优势,因而渴望拥有良马,增加战斗力。这时候呢,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成为大汉王朝渴求的东西了,但是这一遂愿在汉朝之初并没有实现,直到汉武帝,才拥有了第一匹汗血马。

汉武帝茂陵以东约1.5公里处出图的鎏金马


古画中的汗血宝马

但是就算是这一匹汗血马,也不是直接从大宛国运送过来的,而是敦煌的一位囚徒在当地捕捉到的。献给汉武帝后,汉武帝得此骏马,欣喜若狂,称其为“天马”,并歌以咏之:“太一贡兮天马下,沾赤汗兮沫流赭。骋容与兮跇万里,今安匹兮龙为友。”

这歌好不好咱就不说了,连皇帝都写诗赞美了,咱还有啥好说的。问题是这匹宝马是在敦煌捕捉到的,可见当时这一地区也有良马。是不是真的就是纯种的汗血不清楚,至少外在形象上应该是过关的,符合汗血马的外在特质。

所以,通过这些贯穿古今的看法,我们知道不仅大宛,整个西域都产良马。而一些优秀的马匹,则可能统统会被冠以“汗血马”的称号。毕竟传说中的“汗血宝马”难得一见,只能听闻,就连堂堂一国之君,也是更替了几任皇帝,才得到一匹。如果说汉武帝得到的那匹宝马,妥妥的就是大宛马,实在缺乏科学依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厨为什么不装空调(厨房有没有必要装空调?)

  • 漏电保护器为什么不跳

  • 青苹果叶子为什么总蔫(青苹果竹芋叶子容易发黄枯萎)

  • 石磨为什么不能放家里(消失的农村老物件——石磨)

  • 公牛插座为什么那么贵(为什么现在插线板越来越贵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