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导航
首页 常识

孟浩然的诗有哪些名句(孟浩然最经典的十首诗)

2024-10-03 09:15:25 浏览:100

公元741年,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,王昌龄南游襄阳探望老友孟浩然。孟浩然时患疽病即将痊愈,郎中嘱其不可吃鱼鲜饮酒。老友相聚自然特别高兴,一时间忘乎所以,贪吃了鲜鱼,又痛饮。结果,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,孟浩然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

他贪口食鲜疾动而亡极富浪漫色彩,颇有“舍命陪君子”的味道。

他人缘虽好可惜却与官无缘,求官不得,甚是黯然,便萌生隐意。也许是七分本性,三分天意吧!眷恋山水远胜对世间浮名的追逐。遂成就了孟浩然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他少好节意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他一生经历简单,诗语冲淡,性格却很丰富。

他的诗风淡泊高远,连李白都为之倾倒。李白曾有诗云: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”

孟浩然恬淡清真的十首诗,语淡而味终不薄,宛如一股山间清风徐徐而来。

过故人庄

唐·孟浩然
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
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,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。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,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。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,共饮美酒,闲谈农务。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,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。

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,用语平淡无奇,叙事自然流畅,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,然而感情真挚,诗意醇厚,有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的美学情趣,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。

春晓

唐·孟浩然
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
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,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。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,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?

春风春雨,纷纷洒洒,但在静谧的春夜,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,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诗到自然,无迹可寻。

宿建德江

唐·孟浩然

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
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
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,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。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,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。

面对着这四野茫茫、江水悠悠、明月孤舟的景色,那羁旅的惆怅,故乡的思念,仕途的失意,理想的幻灭,人生的坎坷……千愁万绪,不禁纷来沓至,涌上心头。

望洞庭湖赠张丞相

唐·孟浩然
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
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
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

秋水胜涨,几乎与岸平,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。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,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。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,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。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,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。

公元733年,孟浩然西游长安,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,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,希望他给予帮助。但由于诗人顾虑多、爱面子,想做官又不肯直说,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。这种苦闷的心情,是不难领会的。

田家元日

唐·孟浩然

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

我年已强仕,无禄尚忧农。

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。

田家占气候,共说此年丰。

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,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。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,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。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,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。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,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。

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

唐·孟浩然

山暝听猿愁,沧江急夜流。

风鸣两岸叶,月照一孤舟。

建德非吾土,维扬忆旧游。

还将两行泪,遥寄海西头。

山色昏暗,猿啼声声,听来忧愁。夜色之中,大江急流,令人思归。晚风吹来,两岸树叶萧萧;月光之下,一叶孤舟飘摇。建德不是我的家乡,遥想扬州旧日友人。思乡伤感,无可奈何,只能将两行热泪,遥寄到大海西头。

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,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。这种漫游,就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。月夜宿孤舟,心中愁闷,自然而生怀友之情,因而热泪横流。

人在失意的时候,最想念家的温暖和朋友的关怀。

早寒江上有怀

唐·孟浩然
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。

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。

乡泪客中尽,孤帆天际看。

迷津欲有问,平海夕漫漫。

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,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。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,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。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,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。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,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。

真的甘心一辈子做一个隐士么?但是奔走四方,不被赏识,这种失路之悲,是比思乡之情更为深切的痛苦。这种矛盾与迷茫,一直折磨着孟浩然。所以他想问津,但是江面宽阔,路途遥远,自己的前途到底在何方?我又该何去何从?

岁暮归南山

唐·孟浩然

北阙休上书,南山归敝庐。

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。

白发催年老,青阳逼岁除。

永怀愁不寐,松月夜窗虚。

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已见,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。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,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也渐渐疏远。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,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到来了。
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,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。

他曾经到王维的官署做客。恰好唐皇李隆基驾到,这位“孟夫子”生平第一次钻到床底下,正好被皇帝看到。皇上对他印象还不错,没有责怪他失仪之罪,命他出来献诗,等于直接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。结果孟浩然就上了《岁暮归南山》,可玄宗仅看到“不才明主弃”一句便再不愿往下读。他认为孟浩然是在抱怨自己无识人慧眼,尤其“明主”二字在这首满是微词的诗里更显得尤为讽刺。就这样,孟浩然的求仕之路被他自己亲手葬送。

与诸子登岘山

唐·孟浩然
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
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

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,暑往寒来,时间流逝,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。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,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。水落石出,鱼梁洲清浅;天寒木落,云梦泽广袤无边。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,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。

空有报国热血,得不到重用,却又不甘心,最终只能隐居山林,实在是悲哀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
夜归鹿门歌

唐·孟浩然
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

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
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

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
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,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,喧闹不已。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,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。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,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。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,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。

人生沉浮,际遇难知,直到孟浩然四十岁的时候,仍未达成心中所愿。深思熟虑之后,诗人回到了家乡的鹿门山,开始了隐士生活。

在追逐功名利禄的世界,他一生布衣,没有活成世俗意义的成功。
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的精神世界,他活成了永恒,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为什么洗完衣服都有电(如何消除衣服上的静电?)

  • 为什么入户不能见灶(开门见灶是好还是坏?)

  • 为什么多肉不能暴晒(淋过雨的多肉,这3件事不能做)

  • 为什么要用孕妇枕头(怀孕期间要不要用孕妇枕?)

  • 地板为什么横着铺呢(地板最好看的6种铺贴方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