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导航
首页 常识

爱的繁体字怎么写的(“爱”从何来?)

2024-08-03 15:00:18 浏览:100


至于孩子向父母说出“我爱你”这句话的几率就更小了。记得很久以前,那应该是央视的一个节目吧,就是由孩子向爸爸在电话中说出“我爱你”这三个字,看爸爸的反应。有的爸爸是很长时间没反应过来,有的说不用,有的是问孩子是不是缺什么。反正气氛有些尴尬,又有些感动。或许,这就是中国国情吧。


爱不是天生的,其实是需要培养的,并非不需要训练,并非人人能懂得怎样去爱。这并不是我的呓语,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在《爱的艺术》中说得。


他认为成熟的爱是:我需要你,因为我爱你。而不成熟的爱则是相反的:我爱你,因为我需要你。并把爱的核心原则规定为:关心、责任、尊重、理解。

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他既很好的获得了母爱的包容与宽恕,又获得了父爱的纪律与要求。藉由此,一个人完成了从自然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。

的确,爱也是需要学习和经营的,错误的爱,不注重爱的方式,打着爱的名义,不顾对方的感受,尽管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结果有可能是令人沮丧的,甚至酿成悲剧,这在我们身边并不乏真实的例子。


这一节,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爱字。

先来看爱字的古文字演变过程,爱的繁体字写作愛。其实真正的爱字是这样写“㤅”。我们通过古文字形的演变,来了解它的含义。


《说文解字》对㤅的解释是:惠也。从心,旡(jì)声。也就是说恩惠。旡甲骨文作

,是一个人跪坐,背过头去打嗝的形象。甲骨文既作

,就是一个人吃饱饭后,背对食器(豆)的形象,表示完成。

再回到㤅,我们可以认为旡表声也表义,就是关心别人是否吃饱了饭,也就是嘘寒问暖之意。就如同,我们直到现在见了面问“吃了吗?”这种问候也是一种关爱。

接下来我们再说爱,繁体字写作愛。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汉字的繁简之争,有人就说你看爱这个简化字,爱本身是有心,这一简化到好,心都没了,还怎么去爱?有点意思。我们来看一下爱字的古文字演变过程吧:


《说文解字》对愛的解释是:行貌,从夊(suī),㤅声。也就是说本义是走路的样子。这个夊甲骨文作

,其实就是一只向下的脚掌形,意思是迟疑后退 ,有缓慢行走之意。

所以愛与感情无关,既然是㤅声,其中的心是不表义的,如果非说繁体字没心怎么爱就没道理了!就如同有人用自大多一点解释臭字一样,殊不知,大多一点是犬,臭字上边是自,是鼻子的形象。整个字会意犬善于嗅出气味,就是这个字的本义,即嗅。

原来愛是缓慢行走的样子,本与仁爱无关,是㤅的假借字。后来,㤅的仁爱义给了愛,而愛的本义反而消失不见了。

无论如何,这世界上,不能缺少爱,失去了爱,人类社会就会成为一片感情的荒漠,没有了感动,人就变成了机器。正如歌曲《爱的奉献》里唱到的:啊,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厨为什么不装空调(厨房有没有必要装空调?)

  • 漏电保护器为什么不跳

  • 青苹果叶子为什么总蔫(青苹果竹芋叶子容易发黄枯萎)

  • 石磨为什么不能放家里(消失的农村老物件——石磨)

  • 公牛插座为什么那么贵(为什么现在插线板越来越贵?)